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蔬菜。也因其药用特性,在除我国外的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韩国等为人所知。是收录进卫生部的“药食两用”名录的植物。鱼腥草因其风味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鱼腥草的摄入量巨大,以贵州贵阳为例,日人均摄入量可高达30.74g/(d·人),约占贵州省人均蔬菜摄入量的20%。贵州地处全球汞矿带上,境内分布众多汞矿区,如万山,务川汞矿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鱼腥草是Hg的高富集植物。因此,在贵州地区,鱼腥草的摄入会带来较高的Hg暴露风险。246天天好资料免费精选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青峰、李仲根团队立足已有研究成果,在鱼腥草摄入风险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于2020年4月14日及2021年1月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和 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阳地区,鱼腥草的地下部分总汞含量在汞矿区显著高于非汞矿区。在矿区及周边,鱼腥草地下部分汞含量超标率可达30%。鱼腥草地下部分的摄入是贵州贵阳开阳地区通过蔬菜摄入汞的主要途径,占比为37.04%- 61.09%。鱼腥草地下部分汞含量与土壤中汞的易于利用态汞(labile Hg species)及单质及金属氧化物汞(elemental Hg and crystalline oxides bound Hg)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腐殖酸及富里酸结合形态汞(Hg bound to humic and fulvic complexes)呈显著负相关。儿童的汞暴露风险高于成人,其原因可能与摄入的小吃量有关。
由于地域的不同,鱼腥草的摄入部位也有显著差异。贵州、云南等地偏爱鱼腥草的地下部分,而重庆及其他一些地区则偏爱地上部分。对鱼腥草全株总汞及甲基汞含量分析表明,汞矿区全株的总汞及地下部分的甲基汞均显著高于非汞矿区。鱼腥草在植株内的汞含量分布顺序为:总汞:根 > 叶 > 地下茎 > 地上茎,甲基汞:根 > 地下茎 > 地上茎。基于摄入偏好的考量,食用鱼腥草地上部分的摄入会比地下部分的摄入带来更高的总汞暴露风险,但会带来较低的甲基汞暴露风险。须根部份鱼腥草中总汞及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可分别高达2.88和2.91。基于汞暴露风险的考虑,须根部分应在食用鱼腥草地下部分的烹饪过程中去除。
本研究的开展受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研究经费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0714),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 1200),遵义市科技局、246天天好资料免费精选联合科技研发资金项目(遵市科合计[2018]07号)及246天天好资料免费精选2017年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项目育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年]57 27-08号)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coenv.2020.110575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80183-7
作者简介:王青峰,男,博士/副教授,246天天好资料免费精选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省千层次人才,(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